好消息!好消息!
張家口出臺
《新型能源強市三年行動方案
(2023-2025年)》
打造新型能源強市“碳”尋綠動能!
《行動方案》對建設新型能源強市
作出哪些部署?
將會推進經濟社會發生什么的變化?
記者采訪了相關負責人。
新型能源強市什么樣?
清潔高效多元支撐
《行動方案》勾勒了一幅什么樣的新型能源強市圖?
推進風光項目建設。圍繞國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,推動大基地、源網荷儲一體化、風光綜合制氫等已批復項目如期并網投產;謀劃包裝一批新技術、新模式創新類項目,分階段推進“新能源+鄉村振興”全覆蓋工作,布局一批鄉村振興分布式電源項目,構建一批微電網、多能互補等能源生產消費新業態,探索推進綠色電力直供并探索打造零碳園區,實現新能源與工業、農業、旅游、交通等其他領域,以及民生社會事業的深度融合。
謀劃建設千萬千瓦儲能基地。申報《張家口市千萬千瓦儲能示范基地發展規劃》,推動6個列入省規劃第一批獨立儲能示范項目全部開工建設,爭取懷安氫儲能、察北、康保電化學儲能3個項目明年建成投產;加快推進尚義共享儲能電站盡快完成項目可研報告編制,力爭年內開工建設,尚義縣抽水蓄能電站爭取完成固投10.5億元,全力打造以抽水蓄能為主要支撐,以電化學儲能、壓縮空氣儲能、飛輪儲能等多種儲能技術為補充的千萬千瓦級儲能基地,在總量增長和多種儲能技術應用上形成示范。
提升改造火電支撐能力。重點完成大唐蔚縣電廠、建投宣化熱電節能降碳改造和國能懷安電廠靈活性改造;蔚縣、宣化區、懷安縣政府主管部門組織煤電企業,加快推進“三改”工作,指導煤電企業制定“一廠一策”、“一機一策”實施方案編制,明確責任人、時間表和路徑圖,確保完成年度煤電機組改造任務。
吸引高端裝備制造產業落地。深化以資源換產業的招商引資政策,以龍頭企業為引導的以商招商模式,對接風電、光伏、儲能等上下游裝備產業達到10家以上,簽約3家。
加快推動電網通道謀劃建設。加快推進大同-懷來-天津北特高壓工程前期工作,爭取將謀劃的第二條特高壓通道納入國家“十五五”電力規劃。加快全市新基和新能源配套電網項目建設,推廣“新能源+調相機”發展模式。
未來將帶來什么?
“十四五”末,
年總發電量1090億千瓦時
《行動方案》明確了未來三年發展目標。
2023年,全市能源綜合生產能力1756噸標準煤。電力總裝機3608.5萬千瓦,其中光伏裝機突破1000萬千瓦。年總發電量770億千瓦時,其中新能源發電量540億千瓦時。新能源裝備制造總產值73億元。
2024年,全市能源綜合生產能力突破2000萬噸標準煤。電力總裝機突破4000萬千瓦,其中風電裝機突破2000萬千瓦,達2260萬千瓦。年總發電量914億千瓦時。新能源裝備制造總產值77.4億元。
2025年,全市能源綜合生產能力2458萬噸標準煤。電力總裝機突破5000萬千瓦,其中抽水蓄能裝機35萬千瓦。年總發電量突破千億大關。新能源裝備制造總產值82億元。
到“十四五”末,我市能源綜合生產能力將達到2566萬噸標準煤,電力總裝機5617.5萬千瓦,年總發電量1090億千瓦時,初步實現源網荷儲協同發展,新型能源裝備產業鏈條完善齊備,清潔高效、多元支撐的新型能源強市建設成效顯著。
如何保障推進?
聚焦重點難點創新發展路徑
如何保障《行動方案》實施?我市以“構建一個協調機制、建立兩個數據庫、成立三個工作專班、創新四個發展路徑”保駕護航。
圍繞“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”和“新型電力系統張家口示范區”建設,由市政府和冀北電力公司成立“電力兩區”領導小組,形成有效合作機制,推動并網接入流程優化、主干網及配電網建設、園區綠電直供、跨區綠電交易等先行先試,構建支撐新型電力系統的政策創新環境。
依托全市新能源可用地塊的資源詳查,形成市縣共享一張底圖的資源庫,為科學謀劃項目提供可用土地支撐;通過構建“項目等指標”的申報創新模式,各縣區謀劃具備土地條件且不定主體的項目,形成市級項目庫,為全市招商引資提供明確的資源清單,推動經濟綠色低碳轉型。
根據新能源產業特點,以推動新能源項目建設并網為重點,成立“手續辦理、電網推進、指導服務”三個專班,解決新能源項目開發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。
創新風電場再建模式,為壩上風電早期開發區域釋放發展空間;引導電網投資模式創新,為已批復項目及時開工創造條件;探索建立固投歸招商縣區、稅收分成的“飛地管理”新模式,為市縣協同發展創造條件。
構建由新能源帶動的
綠色低碳產業生態體系,
打造全國新能源創新創業基地、
新能源裝備基地!
期待張家口越來越好!
上資訊網,選靠譜好房
查最新樓盤價格
張團團精選
張家口吃喝玩樂2折起